鉴宝灵眼_鉴宝灵眼_24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鉴宝灵眼_24 (第3/3页)

视,不过是杂项中的一种罢了。

    ??不过徐迩倒是很喜欢,在徐迩的印象里,只有这种墨锭才是可以用于书写的墨,现如今外面卖的那种放久了就会发臭的墨水,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。

    ??徐迩将这些古墨根据类型分好,再将几个自己现在不是很好界定的古墨单放在了一边。

    ??在华夏历史上,墨的历史久远,且各种墨品繁多,大致可按照制墨的原料划分为松烟墨、桐烟墨、漆烟墨、油烟墨等。

    ??因为墨的主要原料是烟料、胶以及中药等,因此又有了药墨。

    ??在最开始的时候,人们使用的墨是天然产物,直到汉代,才出现了人工墨品。

    ??北魏贾思勰著《齐民要术》最早记述制墨的方法。即:“用上好烟捣细,过筛;一斤烟末和上五两好胶,浸在梣树皮汁中,再加五个鸡蛋白,又将一两朱沙,二两犀香捣细和入,放入铁臼,捣三万下。每锭墨不超过二三两,宁可小,不可大”。

    ??从这上面就可以看出,古代的墨都是香的,不像现在的墨,离近了都觉得难受。

    ??直到唐宋时期,墨锭基于工艺、艺术性,成为了一种被人追捧的艺术品。

    ??苏东坡甚至说过“墨成不敢用,进入蓬莱宫”的话。

    ??到了明代,更是出现了成组成套的丛墨,墨的装饰图案,更是千变万化,已达至纷然不可胜识的地步。甚至于被人放入上好的金丝楠木制作成的匣子,以便于携带。

    ??徐迩得到的这一箱子墨锭,仔细分辨后,就成为了四组分为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四个时期的四套山水人物套墨。

    ??这些墨锭几乎全是成套收集的,徐迩从看到的模糊的画面中也可以看出,最初收藏这些墨锭的人,是一位民国时期的收藏家。这里每一块墨锭,几乎都是那位收藏家辛苦搜集起来的,也不知道这些墨锭为什么会成为私拍的物品。

    ??大约是世事变迁,这些墨锭的主人没能保住它们,亦或是家里出了败家子,不过这些都不是徐迩需要关心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??现在徐迩的主要精力在那三块,并不成套,单独的墨锭上。

    ??其中最醒目的一块,是一个椭圆形的朱砂墨,前面印的是龙凤呈祥样式,后面印的是天启元年程君房制。

    ??程君房是谁?明代大名鼎鼎的制墨大师,《程氏墨苑》的作者。

    ??现如今流传下来的作品,几乎全都收藏在国家各大博物馆里,私人收藏极为稀少。

    ??就这一块墨锭,就把之前徐迩花费的买古墨的钱,全都赚回来了。

    ??第二块是一块蟠龙纹墨锭,后面印着乾隆丁巳年制,看着没有什么特别的,不过它的下面被人用刀子削掉了一块,从残存的影像来看,它的上一个收藏者对它异常珍视。

    ??这很矛盾,既然喜爱,为什么又要削掉一块,就算要辨识真伪,也不用这么野蛮。

    ??不过这块墨锭还是挺香的,凑近了就会闻到一丝非常特殊的香味。

    ??似有似无,犹若花香,又有点像是竹子的清冽,悠远奢靡。

    ??当徐迩将它拿起,重量很足,像是一个小铅球一样,放回桌子上,手留余香。

    ??徐迩知道古代人喜欢在墨里面放香料,可是这块古墨里的香料是不是放得有点多啊。

    ??心里虽然吐槽,但是徐迩也知道这块古墨绝对是个好东西。

    ??最后一块古墨,也是徐迩当初出手将一箱子古墨都买下来的最主要的原因。

    ??规规矩矩的长方形墨锭,上面有用金沙描绘的风月无边四个字,侧面,则是落款,一个让徐迩惊异连连的落款。

    ??“建隆五年李廷圭制”,下面还有一个已经看不太清的红色印章。

    ??李廷珪,也写作李廷圭,南唐制墨大家,徽墨的奠基人。

    ??他制作的李廷珪墨,也称李墨。被称为天下第一墨。

    ??在宋代的时候,就有着‘黄金可得,李氏之墨不可得’的盛状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